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校长梁丽萍:创新拓展公共文化空间 建设城乡居民精神家园

日期:2024-09-04点击数: 来源:人民政协报

近日,《人民政协报》刊发校长梁丽萍文章:创新拓展公共文化空间 建设城乡居民精神家园。全文如下:

图片

《人民政协报》(2024年09月03日第05版)

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当前,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已经从“缺不缺、够不够”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公共文化空间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社会和谐与融合以及推动文化的传承、普及、提升方面发挥着良好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带动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创新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对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城乡居民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取得了诸多成绩——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并实现了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部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效显著,以“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兴起,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重要抓手;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各地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很多地方构建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让公共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了更多群众。同时,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存在的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群众参与度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应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

加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顶层设计。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种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务,目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要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制定完善的、具有操作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标准和实施细则,从而为各地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要将公共文化空间规划建设纳入城乡整体规划,充分考虑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等特点,按照覆盖面和便利性的思路,同时注重审美性和功能性,做到“好看又好用”、既有内涵也有颜值;要充分挖掘空间潜力,丰富资源内容和服务业态,提升空间功能的目标性和适用性。对于已不适应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的城乡文化设施,以新思路盘活旧资源、新内容填充旧空间,是重振公共文化空间品质的必由之路。可合理利用闲置空间,结合商业区配套、老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改建和新农村建设等,营造“嵌入式”“融合式”“场景式”文化创意空间,以多元、多样、精品、跨业态的多功能服务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强化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发挥。一是丰富公共文化空间的活动内容。充分盘活文化(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存量资源,纳入总分馆服务体系管理,推动资源下沉到基层公共文化空间;要打破资源壁垒,推动“三馆一站”、非遗展览馆等场馆服务功能融合,丰富群众参与活动的体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使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阵地,为城乡发展增添独特的魅力和底蕴。二是完善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业态。公共文化空间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阅读、展览、讲座、培训等服务,要不断创新服务业态,将非遗作坊、艺术沙龙、体育健身等互动式、体验式服务业态纳入其中,也可以将相声、戏曲、脱口秀、街舞、沉浸式戏剧等新形式引入空间,吸引年轻人参与的积极性;基层公共文化空间还要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设置无障碍设施,增加适合老年人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的文化活动,满足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三是加强现代科技应用。将数字艺术、新媒体矩阵、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移植到公共文化空间,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让城乡居民能够便捷地接触到丰富的文化内容。

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资源供给。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环境要彰显文化品位,深入挖掘地区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将地区文化符号、文化特质融入设计理念,让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时尚元素充分结合。同时,也要采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立体式宣传,让市民知晓并熟悉公共文化空间的分布和功能,从而提高群众参与度。此外,公共文化空间还需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的热情,激活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和运营。通过合作共建、捐赠赞助等方式,汇聚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